Jan's Tech Blog

社交媒體及數位營銷的業界網誌,包括新趨勢,以及統計與分析

Social

在眾多的Social Networking服務中,Social Bookmark的影響力暫時可說最大。談Social Network中的Social特性,我們可以發現主要有二:認識與分享。

以Orkut或Friendster為例,就是一個結識朋友及聯誼的網上服務,焦點是「人」。Del.icio.us或Furl之類呢,則是用來分享知識,焦點是「訊息」。前者讓我們登入以後,建立一種「互信」的關係,從而架構人與人之間的人際網絡;後者呢,則是讓會員分享/貢獻自己的知識,從而形成一個大型的資料庫,讓用戶透過各種方式來組織及搜尋知識。換言之,透過集體的貢獻下,我們便可以建立一個網站資料庫。這些網址都是大家推薦的,以Bookmark作為一個投票的方式,讓用戶「公認」好的網址可以突圍而出。

這種集體建構知識庫的力量十分有趣。大家可不必知道我是誰,但若喜歡我的Bookmark的,大家可以「copy」過去到自己那處。一步一步,What’s Hot、What’s Not一看就知。這就是集體思想。當一個網址(可以是一種服務、知識,甚至是新聞)的「票數」高企時,就自然會受到人們談論,而影響力從而體現了出來。這樣的集體思考模式無形中就影響著一群人的注意力。

早前談過Agenda Setting Theory。在這裡再想時,不敢說Social Bookmark能有力為群眾Define Agenda,不過這或多或少會對群眾的Agenda有所影響。至於是或多,還是或少呢,就得看這Social Bookmark能接觸到多少人。所謂接觸到多少人,有兩重意義。

一個Social Bookmark所能影響的人未必一定是會員。我相信,有一些人即使未登記Del.icio.us之類的服務,也會看看人家Bookmark了甚麼。因此,一個公開的Social Bookmark,比Members-only的影響力又大一點。

此外,就是看它可以接觸到甚麼人。如果它接觸到的是某大傳媒的記者,影響力就要倍加;又如它接觸到一班非常熱愛參與Blog的人,Social Bookmark就是Blog內容的素材,當然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