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s Tech Blog

社交媒體及數位營銷的業界網誌,包括新趨勢,以及統計與分析

AOL

不約而同,keso與我談ICQMail時,都想起AOL的「威力」。無他,Winamp與Netscape均先後死於非命,因此大家對盛極一時的ICQ也有點擔心。事實上Winamp和Netscape何嚐不是曾紅透半邊天呢?不過AOL收歸旗下之後,便沒精打彩,真教人心與鼻子都一起酸。

西方有AOL,東方也有一位「巨人殺手」,就是China.com。如果說Netscape、Winamp與ICQ是三個AOL的「得意之作」,那麼China.com也有三項「彪炳」的戰績,分別是Pointcast、Netscape與AOL。China.com之前曾想將Pointcast與Netscape引入華人市場,他們並不是不努力,但結果卻是令人失望。及後,AOL想進入中國,踏腳石就是香港。可是,China.com加上AOL,最後只有慘淡收場,不足一年便已告Game Over。

這次AOL與China.com的「合作」既可說是「天作之合」,亦可看成「絕世天劫」。最後,AOL敗走離開了香港。這宗凶案到底是AOL自殺,還是China.com誤殺呢?真的難說。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二者都有一定的「殺傷力」。前者收購之後,對項目明顯無心經營,自然胎死腹中;後者大概是不得其法 + 錯誤投資,又是一個死症。

China.com的威力似乎已經「到了盡頭」,但AOL依舊生存。很同意WebLeOn在《Netscape藉火狐重生》一文中的回應:「AOL投機味大重……」。即使他們真的推出Netscape或ICQMail等翻新了的服務,大概也不會叫好叫座。那句「While other browsers have seen little improvement over recent years……」都是還給你吧,AOL。

ICQmail = 過氣的ICQ + 沒吸引力的mail (對牛亂彈琴)
久違了……又何止ICQMail (Jan’s Tech Blog)
Winamp: Full Stop (Jan’s Tech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