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s Tech Blog

社交媒體及數位營銷的業界網誌,包括新趨勢,以及統計與分析

用戶自主年代

一直以來,Internet比其他傳媒優勝的地方在於「互動」。雖說這樣,Content Provider依然扮演主導角色。不過近年隨著Greasemonkey與URLid Firefox extension等面世,用戶便搶回一點主導權。

我們現在可以在Bloglines加入del.icio.us功能,又可以重新排列del.icio.us中Bookmark的次序,甚至照自己的意思更改Gmail的外觀。對於網主一方,可能會覺得浪費了自己的心血,但對於用戶互聯網的可變性就更大,世界也因此變得更有趣。

Google Toolbar 3的AutoLink功能不又是另一個這樣的例子嗎?只不過這軟件不是出於用戶,而是由頂頂大名的Google製作出來吧。

但當我們反過來改Google的網頁又如何呢?近期就正正有人寫了一個Greasemonkey的User Script名為「Butler」,在Google的Search Result Page上加上其他Search Engine(如Yahoo!、Feedster及Technorati等)的結連,方便我們直接使用其他Search Engine。

但Google Blogoscoped的Philipp說,原來在Google的Terms of Service中有這樣的描述:

You may not take the results from a Google search and reformat and display them.

到底Google會不會對Butler的作者Mark Pilgrim作出相應的行動呢?其實自Google加入解僱Blogger的行列,Jan就覺得他們有點小氣。早前他們已經強迫MoreGoogle改名,並將「要求」MoreGoogle.com關門大吉。Mark會否逃過一難呢?真的不得而知。

不過,奉勸網主們一句(不單對Google說),現在這些User-driven的功能,如Butler或MoreGoogle(現名Lostgoogles),其實是令他們的服務更好用。原理與開放API一樣。當然,未必每個改動都順網主心意,但最少這代表著用戶的渴求。如能抱一個開懷納諫的態度,他們能擁有的不單是一些新的意見,而是一個更大的Developer Community。

既然談及Greasemonkey,就順道介紹這個GreaseMonkeyUserScripts。此外,在del.icio.us找greasemonkey這Tag也可以找到不少Greasemonkey的User Script。

0 thoughts on “用戶自主年代

  1. 自動引用通知: 曾登高
  2. 自動引用通知: keso
  3. 自動引用通知: 94smart's Blog
  4. 自動引用通知: 零度高烧.闪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