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ail
早阵子,在网上找到多张中文或日文版的Gmail Screenshot,还以为是Greasemonkey的变脸大法。谁不知当看看那些Blog的介绍时,似乎Google正在找寻试点,看看用户们对以自己母语为界面的Gmail有甚么看法。
终于,今天Wayhorn经ICQ提供,原来Gmail一次过推出了12个语言版本,当中包括了繁体中文与简体中文。当然,不论是繁体还是简体中文,编码都是UTF-8,因为Google不会搞甚么GB或Big5。
当我们转界面的语言时,Google会问我们是否一拼更换其他Google服务的语言。这个做法看来也颇见心思。转了中文之后,大部份的翻译均算及格,也有一些怪怪的,但总比Bloglines提供中文时,情况好好多。
Gmail的Localisation看来也颇为彻底的,不单只界面换了语言,就连What’s New等部份也有中文版。不过,在Basic HTML版本中,却没有这选项。而当Jan把Gmail转了中文之后,甚至没有了Basic HTML的选项。
不过,真正Localisation除了中文界面之外,其实也要考虑伺服器的位置。外国的服务经常被国内的用户投诉慢。无他,国内出去速度就打折扣,唯有在不同的国家建立伺服器,问题才可以改善。即使你的语言版本做得再好,慢得令人用不到,那就白费了你的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