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s Tech Blog

社交媒體及數位營銷的業界網誌,包括新趨勢,以及統計與分析

ezone

這一期的NET:Column談Windows Live Messenger的Emoticon。文章出版之後,我再想當中所舉的例子未必太好,如果Emoticon代中文字,情況也未必太壞,因為英文字的情況更差。英文字很多是由兩個字組成,如「Sunflower」可能會被Messenger演譯成太陽與花的icon,那就不易明白了。

ezone NET:COLUMN Emoticon太Orz玩IM,有十年了。十年多前,亞當介紹我玩ICQ。當時這種即時傳送訊息,而且更可以即時得知友人在線狀態的軟件,實在太突破性,於是一玩就上了癮。

十年人事幾番新,ICQ的風光已經不再,現在已經有不少ICQ用戶轉會至MSN。無他,ICQ在功能與可用性都追不上MSN,用戶就自然在這個公開的互聯網上作自由選擇啦!MSN在這幾年,把即時通訊的功能大大拓展──包括整合了遊戲、地圖、相簿等功能。對一般玩家用戶來說,MSN比其他IM更好玩;對於應用於工作的用戶來說,MSN又的確有些實用的功能加了上去,令他們即時可通的訊,更加靈活!

玩MSN的朋友,都喜歡玩Emoticon。MSN本身有一些預設的Emoticon,只要輸入(f),就會出現一朵花之類,其實也令我們所發的訊息更加豐富。試想想,當你讚賞過一位心儀的女孩子漂亮之後,再送上(f)來示意,會令她有多心甜呢?又例如想約朋友去踢波,你就可以Send這樣的訊息:「不如下星期去踢(so)」,但你可能會收到這樣的回覆:「下星期我要去放(&)」。這種的訊息何等立體而生動有趣呢。

當然,只玩MSN預設的Emoticon又的確令人Orz的,因為一來那些Emoticon數量有限,二來他們又不會動,多玩幾次就會悶。「幸好」,MSN Messenger讓我們加入自己的Emoticon,甚至見到朋友的Emoticon別緻,也可以據為己有!從此,我們的訊息當然就更加有趣,因為不單有米奇老鼠,更有哈哈笑、蜘蛛俠,以及熊人、貓、狗以及各款卡通人物。而且這些新增的Emoticon更多半是動畫,十分生動活潑的。

更「方便」的是,我們可以將每個Emoticon結連到一些指定的按鍵,例如輸入「哈」字就會跳一隻笑哈哈出來,又或者輸入「我」字,就彈一個會跳會動的「我」字動畫出來。久而久之,就連的的了了也有了「自己的」Emoticon。

這些「幸好」與「方便」最終令語文難以理解,因為當我們越來越用得多Emoticon時,大家互通的訊息中,Emoticon的比例漸有多於文字的情況。至少,對於我這種腦袋轉得慢的歐巴桑來說,這種「像型」表達的IM訊息,是要比一般文字訊息多花時間去理解。有時,我甚至要關了MSN Messenger的視窗,再開啟談話紀錄來重溫一次,才知對方說甚麼。

我自己為了學年青人,所以也有用這類Emoticon,但我總是小心翼翼的,不把他們結連到純文字之上。例如,哈哈笑,我會結連「*哈哈*」之類,盡量避免「圖文並茂」的複雜情況。亦因為這個Emoticon的問題,我較喜歡用Trillian、Windows Messenger及Google Talk,因為他們在這方面的能力十分有限。

我不介意「火星文」,也不介意Emoticon,只要不會令文不達意,言詞難於解讀便行。畢竟,在這個小小的通話視窗內,Keep things simple, stupid是最好不過的。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