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zone 我的二號瀏覽器
刊於ezone 第468期的文章。編輯大人耍了點幽默,把我的題改成了《我的二奶瀏覽器》。但我卻比較認同自己原來較悶的題。
以下為小弟所交的原文。
隨著上網的重要性越來越大,瀏覽器漸成我們每天都要使用的工具,其重要性已經比起Microsoft Word之類的Office Application更甚。我們可能一天只打兩封信,但看過的網頁,搜尋過的關鍵字,以及花在瀏覽器上的時間,就一定多出一大截。除了用來搜尋資料、寫 Blog,又或者是Check Email之外,其實瀏覽器還儲存了我們許多的個人資料、瀏覽紀錄,個人帳號等等。說這軟件是你電腦內的最重要軟件也不為過。
但除了瀏覽器之外,其實還有一款軟件是對我們生活有很大影響,甚至可能有機會與瀏覽器平起平坐。我所說的,就是即時通訊軟件(即下文所說的IM)。我覺得,這軟件有能力改變我們使用電腦及上網的習慣。
ICQ 算是IM軟件的鼻祖。ICQ的面世的確十分震撼,因為它可以得知朋友有沒有上網,可以即時與朋友交流。它比電子郵件可能有更大影響力。但當技術一直發展,現在IM軟件已經不只是用來聊天或交換檔案,而且更是一個分享資訊,甚至管理個人資訊的工具。何出此言呢?上星期ezone的Net Focus談Micro Blog。我玩了Twitter這款Micro Blog好幾個月。我是使用Google Talk來玩Twitter的。起初只是與朋友們聊天,看看朋友在旅遊期間用Twitter來通報遊蹤,但及後以Twitter為基礎的應用程式就越來越多。例如將RSS輸出成Twitter訊息,又例如用Twitter來管理工作清單,以及用Twitter來Take Notes。正因為我用Google Talk作為介面,這款IM軟件就成為了我與各類資訊的管理工具。Twitter的IM機械人程式令Google Talk成了一個微型Outlook。
太陽底下無新事。而Twitter使用的IM機械人亦不是甚麼新事物。這幾年其實陸續都有一些IM Bot面世,有的是用來查字典,有的是查百科全書,只是Twitter成了一個平台,把IM機械人程式帶離單單查字典的Level,而到了一個管理個人資訊的水平吧。
可能你說,你都不用Google Talk,那又如何享受用IM軟件玩Twitter,以及透過它來管理個人資訊。但現在已經有些服務可以結連Twitter與Windows Live Messenger (即大家所稱的MSN),加上IM機械人程式其實這幾年陸續有新意念,所以將會有越來越多人可享受其好處。
雖然IM軟件的介面未必適合用來顯示詳細的資料,但用它來處理電子郵件、筆記或工作清單,當作是二號瀏覽器,卻可以省卻每次都打開瀏覽器,到訪某某網站,再輸入資料登入服務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