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zone
這是刊於ezone NetColumn的文章。寫這個題目,其實是帶點反擊的意圖,因為ezone之前說Gmail挑戰Yahoo! Mail云云。Yahoo! Mail根本就是比Gmail落後至少5年的產品,幹嗎Gmail要挑戰他們。
大家可點按上圖來閱讀內文,而下面則是筆者的原文:
早前自己喜歡閱讀的Blog Lifehacker有篇叫做「Yahoo Mail Innovates, Gmail Stagnates」,當中稱Yahoo! Mail有不少進步,但Gmail卻停滯不前云云。
文中說Yahoo!的介面有Drag-n-drop之類的功能,而且還仿傚了Gmail把IM與Webmail整合在一起,以及在地址列加了AutoComplete功能等等,再加上其「無限容量」,令Yahoo! Mail勝Gmail一籌。
這篇文章於9月中刊出,一轉頭現在已經是11月。但在十月底開始,Gmail的團隊似乎又開始發揮其小宇宙了!首先,他們解決了我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容量問題。早前幾個月,我一直都掙扎著,因為小弟的Gmail容量達到了99%的歷史新高,而我也要多次刪除一些有附件的郵件。雖然Gmail的容量一直都是增加當中,但一直都追不上我使用附件的容量。
解決了用量之後,接下來就是支援IMAP,然後不足一個星期,又公佈新版本的Gmail。當我剛剛試用新版本的Gmail (包括新的通訊錄,以及更快的介面)時,又看到Google打算讓Gmail Chat的用戶與其他IM的用戶互通的傳聞。
原來,Google內部不是放下了Gmail這產品不顧,令其沒有新功能或停滯不前;相反只是讓這些新的新鮮東西接二連三(甚至是接三連四)的給用戶新驚喜。
在眾多新功能當中,我覺得支援IMAP這個電子郵件的通訊協定是最重要的一步。現在不論是Windows Live Hotmail或Yahoo! Mail不單沒有提供IMAP的支援,連POP也沒有。
POP 以及IMAP是甚麼呢?兩樣都是電子郵件的通訊協定,是兩種不同的標準,但都讓我們以電郵軟件,如Outlook、Thunderbird,甚至在 iPhone上收與發郵件。Gmail支援POP與IMAP亦即代表我們可以不使用Gmail的Web介面,取而代之使用Outlook、 Thunderbird,甚至在iPhone等來使用Gmail。換言之,用戶的彈性大了。
比如說,我本來已經使用 Thunderbird來管理ISP給我的POP郵件,而且更同時用它來閱讀RSS,那麼把Gmail都送給Thunderbird管理就最好不過。又例如,近日有些朋友買了平行進口的iPhone,那麼他們就寧可使用其電郵功能,而不是每次連線到Gmail的網頁介面來管理郵件。
那麼,你可能問支援POP或IMAP其中一種便可以了,為何要支援兩種呢?原因很簡單,POP與IMAP本質上是不同的。POP是一種離線的模式,而IMAP就是一種連線的模式。
一般來說,很多ISP給我們的電郵帳號都是POP的。我們設定好之後,就可以使用電郵軟件來收發電郵。有時我們甚至在家中以及在辦公室都設定自己的電郵軟件來管理同一個POP帳號。不過可能你會有這樣的經歷,就是在公司收了的郵件,就不能在家中收到;反之亦然。總之,兩個地方不能有完全相同的一Set郵件。因為POP的本質就是這樣,郵件被你下載了就不會留在電郵伺服器之上。
而IMAP呢,正是用來解決這個問題。如果我們使用IMAP連線,就可以在幾個地方同時設定同一個帳號,而每個帳號的郵件內容均會完全一樣。在家收的郵件並閱讀了之後,我們仍可在公司閱讀那些郵件。我們在家把某些郵件放進某個Folder之後,回到公司打開電郵軟件時,就可以在同一個Folder找回那些郵件。同步處理(Synchronization),正是IMAP 的特色。
Gmail同時支援POP與IMAP,就正方便我們不同的需要。如果我們希望Backup郵件,怕Gmail突然失靈,閱讀不到重要的訊息,大可以使用POP每天下載那些郵件。但如果我們希望在不同地方使用不同方法來管理Gmail帳號呢,就可以選用IMAP。
雖然Yahoo! Mail的郵箱是無限GB,而Windows Live Mail也有5GB,但他們在創新的領域上,都不及Gmail。除了他們能打破一貫對Webmail的守舊思想,否則再加容量,再改Ajax介面,也是不能追到Gmail的。
相關文章:
Gmail 2.0
實驗Gmail IMAP連線
2GB AIM Mail, So What?
Gmail的POP與SMTP Server
Yahoo!無限儲存空間,毫不吸引
yahoo mail應該是在用戶量上比較多
這個我也認同,而且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