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會G1
友人買了T-Mobile G1,我當然第一時間問他借來玩玩。其實我最初也想過買G1的,但始終是第一代的產品,而且Jonathan買了之後說它沒有一個像樣的中文輸入法,於是我就望而卻步了。
先講外觀。G1的確被很多人說「樣衰」的,尤其是剛面世時看到網上的相片,那就會更多批評。這是我第二次近距離見到實物。我覺得G1「真人」比上鏡靚,而且亦十分纖巧。其小鍵盤十分適合我雙手帶著時,用以輸入中文之用。
我尤其喜歡其Trackball的設計,它讓我們可以輕易地使用一隻手指來使用它,尤其在水瀏覽網頁時,我就可以用Trackball Navigate Hyperlinks與Input Field等地方。以下就是一個Video Demonstration。
軟件方面,正是Google的強項。我喜歡他們沒有Synchronization的構思。以往要做Synchronization的日子,大概因為PDA等裝置不能輕易連接上網。現在, 大家要上網真的不難,既然Google是一家以Web為基礎的公司,那一切的東西就放在網上好了。即使要做Synchronization,最多只用在Backup便行吧。
有人說當用戶在G1登記了一個Google帳號之後,就不能登記另一個。其實那只是軟件層面。但如果我們透過瀏覽器上Gmail或Google Calendar等,仍是可以用另一個Account登入的。不過大家當然希望他們直接在軟件層面讓大家轉換帳號啦。
這個星期G1在先達的價錢為HK$3988。這與幾個星期之前的價格一樣,似乎其價格已經塵埃落定,不會在短時間有大上落了。近4000元,那就即是與Nokia 5800 XpressMusic差不多。5800多出來的是多媒體功能,而G1比5800多了的,是與Google Web Application的整合。友人說這價錢也是值得的。我呢,就希望G2、G3,甚或至G10可以再進一步的整合Google的應用程式,尤其是Google Docs方面,那一台Gphone就可能同時取代我的手機與Netbook了。
以下就是看圖認識G1:
G1的實體,其瀏覽器支援同時打開幾個頁面。只要用Trackball就可以選擇要看的網頁
G1的瀏覽器,其Default Homepage好像很有型,但我卻找不到其URL
延伸閱讀:
對 gPhone 的評價(T-Mobile G1)
1. 唔係無 sync, 只係無 sync with PC. G1 auto sync with your google account (Gmail, Calendar and contacts)
2. G1 內置除了 Gmail 程式, 還有另一個 E-mail 程式 (支援 IMAP) 所以除了瀏覽器,還可以用這 E-mail 程式, 經 IMAP 接上其他 Gmail accounts. (當然, Calendar 同 contacts 就只可用瀏覽器)
3. 我反而想 google 改變一下 Google Apps, 因為現在很多 google 的 service (e.g. google maps), Google Apps 都無
只係無 sync with PC <-- 就係好多人都唔慣啦。其實佢係sync via web,我覺得係最正路的做法
原全同意,
唔通重去 sync PC / MAC 咩
個世界係去緊 web app,
google 自己係龍頭,
係市民個腦袋未行得禁快姐
做先驅要係錦先得
如果唔係又食水尾
我就是為了 sync with google, 才買下 G1
其實也不是G1才可以sync with web, 我用blackberry storm都可以好輕易玩google sync我個GCalendar, 都可以sync contacts (但不想google連這些都幫我save低)
我有2年沒有將PDA sync到PC了,現在有wifi有服務基礎,所有機集中式同步到web才是王道!
說到G1,其實一直不明白,輕觸式屏幕的電話,D-pad是有用的,但還要trackball來做甚麼?依著眼晴用手指按下去,不是更實在嗎?
用過近代的blackberry就知o係手機上用trackball係非常方便的
有時用手指o係screen上”督督下”又打字其實都累..
trackball的確是方便我們以一隻手來控制的
至於touch screen,也是大勢所趨吧
trackball放在這樣邊的位置, 那portrait mode要用時可以單手操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