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DONext不夠蘋果味
搞原創內容,成本其實很高。記得十多年前在星光國際網絡,我們就是找不同行業的專才寫稿,有的在電視台工作,有的是記者,有的是Mac迷,有的是做電機工程的。當時只是外稿的每月費用,都已經是六位數字。對於當時完全不成熟的互聯網營運環境,我覺得老闆們算是一班大冒險家了。
今天大家少談原創,反而喜歡搞用戶集體創作。大家都強調搞些平台出來,讓用戶上載內容,而且網絡上的用戶也對這類內容很受落。事實上,近年網絡上的用戶內容也漸漸多,除了廣為人知的蕭Sir教英文之外,更有袁彌明及Queenie教化妝,當然還有Jansen搞Screencast。總之現在用戶內容多得很,上YouTube或讀Blog,都有很多自發製作的內容。
不過上YouTube也有人只看MV等內容,所以也開始有公司在User Generated Contents的領域加入他們投資的內容,例如環球唱片,就索性把一些MV上載到YouTube,讓人欣賞及傳閱等。
香港的傳媒也爭相開始搞自己的網上內容,TVB就用MyTV這平台開放自己的Video,讓觀眾收看。所以現在大家趕不及回家也不打緊,因為可以上網收看。蘋果又是另一個大傳媒,製作自己的網上內容,讓人欣賞。VDONext就是一個為網上製作,以網民為目標的Project。
在VDONext啟用之前,蘋果日報已經有在YouTube放「娛樂開Chat」等環節。而VDONext就把以往寄生在YouTube的東西,加上新的構思,一齊放在這個新的影片平台。
(更正:VDONext其實是獨立的部門,製作他們設計的影片。)
為推廣VDONext,蘋果特意搞了一個試映會,招待Blogger在新版的VDONext推出之前(9月中),欣賞新影片。VDONext內的影片是夠多種類的,家長片、搞笑片、教學片,甚至是賀卡片都有。感覺上他們就像做一個影像頻道的實驗,有不少自由度去試各樣的內容。當然試驗並不代表不夠認真,因為他們這個部門所聘請的,不少都有電視製作背景。
在眾多內容中,最能Impress我的,莫過如「百答教室」,內容與格式都與外國的How to影片十分相似,但多了本地元素。「紅場」我猜是很多人想看的,但我覺得仍有娛樂開Chat的影子。
至於「完美主義」,女士們會喜歡,但也面對很多用戶內容的競爭。不只是我在文初所說的兩位女生,香港最近還有好些女生做這裡網上節目,而且外國也有不少這類的影片。要突圍還是要找個性格出來。
我還是略嫌這些影片比較電視Feel,不太像網上的影片內容。另外,看上去也不夠蘋果的個性與味道。要知道現在他們既面對on.cc、明報及scmp等報章加入Video的行列,又有不少有質素的用戶內容在YouTube上,VDONext的Edge在那時呢?我覺得那種蘋果味是最易突圍而出,最易吸引人的。
不如大家就看其中一段比較多話題的影片,看你覺得如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