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zone] Foursquare香港紅不起
本來很久之前已經想寫這稿給ezone,但在世界盃期間,ezone暫停了Peerview Column。而文中起首那次Blogger聚會,其實就是N900的聚會,時為本年4月。可想而知,這稿件在我Google Docs待了多久。
更有趣的是,本來我以為這稿是沒有時效性的,很General的東西,何時刊出都沒關係。不過,原來我錯了!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任何東西都有時效。本文在ezone刊出後一星期,就是Facebook宣佈Places的日子。更有趣的是,Facebook Places掩蓋了Foursquare的光芒,而是令加入Foursquare的人數大大提升,甚至創下紀錄!
今天再看這個「紅不起」的故事,希望它最終會成為過去式,在香港漸為人認識吧。
早前某個Blogger聚會之後,與Blogger友人們吃飯,席間聊到Foursquare。不知你有沒有玩過這小玩意,但我也想在這裡介紹兩句。Foursquare本著一個很簡單的意念,去到每個地點,不論是公園、酒樓、酒店、Karaoke、朋友的家,甚至是沙灘,都利用這個小軟件來Check in,意思就像「簽到」。而在同一地點「簽到」最多的Foursquare用戶,他就會自然成為那地方的「山寨王」。而且當你一路簽到時,你亦可以在每個地方寫點小貼士,例如某某餐廳的牛排很好吃,比米芝蓮有過之而無不及;又或者某某書店有某作者已經斷版了的書藉。當其他人簽到那些地方,就會見到你的貼士,就可能多點樂趣或提醒。
事實上,現在已經有些咖啡店會給Foursquare的「簽到」用戶或「山寨王」一些優惠,例如買一送一等。這些方法都是鼓勵大家到他們的地方簽到,因為這個Foursquare簽到時,可以同步發佈這個地點到Facebook及Twitter等。
友人Jonathan在經濟撰文說Foursquare很難在本港市場發展,原因就是不夠多人玩。基本上我也同意這點。香港人要接受一個新的網上平台,的確不易。Foursquare本來在外國是很被唱好的,甚至有人說它是下一個Twitter!不過連Twitter在香港也站不穩陣腳,那何況是「新Twitter」呢?
可是這就等於大家都不用理會Foursquare嗎?也未必。我覺得某些商戶仍有好好利用Foursquare的空間,只要他們的目標不是香港人,而是外國人,而第一個應該有反應的,就是旅遊協會。他們要做的,不是買一送一請遊客飲咖啡,而是把遊覽香港的一些貼士都放在Foursquare之內,例如昂坪360開放時間,又或者為每家酒店寫一些特色服務等,好讓喜歡玩Foursquare的遊客,可以透過手機上的小小應用程式,就能了解附近有甚麼景點及特色。
同理,以遊客為對象的店子,也應該至少要在Foursquare之內建立一個「地盤」,等遊客Check in時,有機會見到你的存在。另一方面的好處,就是部份的用戶把Foursquare結連了Facebook及Twitter,因此每次Check in時,就像推介了一次你的店子給他們的朋友,為你賣了一次廣告,因為發佈到Facebook及Twitter上的Status,都直接連接到Google Maps,人家見到就可以在Google Maps上找到你的店子。甚至向Check in貴店的遊客提供一點小優惠或禮物,已經夠令玩Foursquare的外地朋友留下深刻印象吧。
相關文章:
在Google Maps上顯示你的Foursquare腳蹤
六月四日的網上景致
「朋友的家」好像不太適合。詳見 Rule #1 in http://richmintz.com/2010/01/foursquare-six-rules-of-the-g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