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zone CloudColumn 即時訊息成社交網絡戰場
今年我覺得社交媒體其中一個主要的趨勢就是小眾。事實上,小眾媒體人數也不一定很少,因為網上有一定的凝聚力,而且玩起來更有私隱。而手機上的IM App就正好讓我們三五知己圍起來分享與聊天。IM App在今年如何跟Facebook或Twitter這些「傳統」的社交媒體網站競爭呢?我寫了一點意見在第755期ezone的CloudColumn。
Skype取代Windows Live Messenger,你成功過渡了嗎?另一邊WeChat在這大半年氣勢好強,你有沒有用呢?LINE就多元發展,出Game、出相機App,更出防毒軟件。
上兩年互聯網的戰場在社交網絡,今年就更要預即時通訊軟件一份。
社交網絡是全個世界的潮流,大家都在玩,而Facebook更是越來越壯大。只是當大家花越多時間社交網絡,大家就會漸漸留意到私隱的問題,尤其是Facebook就更是被人接二連三地挑戰,連他收購的Instagram也受私隱問題影響,甚至連聖誕節的Active Users數量也下跌。
老實說,玩社交網絡無非為了跟朋友聊聊天,交流感情吧。Post相上Facebook,用Facebook Event約人吃飯,甚至是交流一下網上病毒影片,本來是輕鬆快事,但原來自己的私人資料會被利用甚至外洩,代價實在太大了。
而這幾個月,LINE與WeChat等都加入像Facebook的Timeline。雖然都是Timeline,但因為觀眾不同,整件事也有很大分別。貼在LINE Timeline上的內容,都只有近身朋友可以看到。這與Facebook的情況差異很大,因為我不怕我貼了的東西,給你的Friends of friend見到,然後又Share出去,再評論一番。
這種由即時通訊app發展而成的社交網絡是否會火紅呢?的確很難說,但身邊朋友花時間在Whatsapp、LINE或WeChat的時間越來越多。我懷疑大家用Whatsapp比Facebook時間更多。踏入2013年全球共有180億段賀年訊息經Whatsapp收與發。相反你又有沒有透過Facebook Inbox發賀年訊息給朋友呢?我就一個也沒從Facebook Inbox收過。
當然Facebook也明白即時通訊App的重要性,所以Facebook Messenger一直參考其他即時通訊App的功能。當LINE與WeChat參考過Facebook的Timeline之後,就到Facebook參考LINE與WeChat的錄音功能。看來今年還有很多好戲上演呢!
相關文章:
Line加入Timeline功能,直接衝擊Facebook
4個使用Line的安全貼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