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zone CloudColumn 一齊搶灘做IM
這文章刊出得很合時,因為寫完之後的那星期就刊出,而同一個星期Facebook Messenger更換名稱為Messenger,而且實現了文中所說不同Facebook帳戶,只要有電話號碼就可用的「Whatsapp化計劃」。同時Google Experience Launcher也宣傳Google Hangouts可以同時管理你的SMS。這一切都把各大軟件商要做IM的決心展示得很清楚。本文刊於ezone CloudColumn 796期。
以往都在ezone寫過,手機IM App,如Whatsapp或LINE,將會是今年的兵家必爭之地。這兩個星期Facebook在公佈業績的同時,也首次承認年青用家明顯減少使用他們的服務。聽說年輕人覺得Facebook不夠潮,已經落伍。在美國的年輕用戶就多用Snapchat之類時間限定的照片分享App;至於香港的年青人呢,多把時候花在Instagram或LINE,甚至有些也不計較有沒有Facebook帳號。現在很多型爸潮媽生了BB之後,都為BB開一個Facebook帳號,用來紀錄小朋友的成長,並分享每段成長的喜悅。但可以這些小朋友未真正長大,那個時候的年輕人已經幾近完全放棄Facebook了。
但就自己的觀察,其實又何只年青人,現在很多人都將討論由Facebook也漸漸轉入Whatsapp與LINE。我們沒有放棄Facebook,但大家在這些軟件都開了很多Group,在自己的朋友圈熱烈討論。IM軟件搶去Facebook不少時間。
這段日子讀了些有關IM用戶群的報導。現時WeChat居首,坐擁600m用戶,其中只有150m是中國用戶。而Whatsapp亦有350m用戶。雖則這數字遠比不上Facebook,單是每日活躍用戶已經超過了IM最多人的WeChat,但IM現在的形勢的確比Facebook好,所以Facebook也為Facebook Messenger搞了一連串的動作,例如它讓沒有Facebook帳戶的人都可使用,而且更讓人以號碼來登記,甚至可以管理你的短訊。聽到這裡,你可能會想:「咦!Facebook不是要把Messenger變成Whatsapp嗎?」可能他們買不成Whatsapp,就以這方法來取代吧。
除了Facebook,Google的Hangouts (已經結合了以往的Google Talk),現在都已經可以管理你的短訊。如果你不喜歡「純文字討論」,你可以用Hangouts的多人視像功能一起聊天。
就是連Twitter最近有傳也有新動作,就是推出一個Direct Message的App。所謂Direct Message,就是大家說的「私訊」。平時我們發佈到Twitter的訊息多半是公開的,而Direct Message就是一對一的訊息。說的白一點,就是把Direct Message變成IM。
下一個要加IM功能的社交網絡軟件會是誰呢?說不定是Instagram。現時Instagram是沒有私下一對一通訊的渠道。有時見到某人的照片拍得好,想跟他私下聊兩句也不行。如果Instagram這社群加入IM功能,說不定會很有爆發力,引來大量用戶使用。
相關文章:
ezone CloudColumn 即時訊息成社交網絡戰場
ezone CloudColumn 沒有Twitter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