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Fans Gate年代,做Facebook App還有價值嗎?
11月5日,Facebook App的Fans Gate時代結束。以往只要做好玩加豐富禮物的Facebook App,就可以令大批Facebook用戶Like你的Page。但今天以後,Fans Gate就像高官的僭建,屬違規項目。
Facebook App失去Fans Gate的吸客能力,以後還有價值嗎?以後在Timeline上搞活動、送禮物不是已經足夠嗎?
其實Facebook App還有另一個功效,就是令用戶在Facebook的體驗更加豐富。試想想Timeline Campaign可以做甚麼?都是Like、Comment與Tag。(要知道強迫用戶Share內容到他們Timeline,同屬違規)所以現在最流行的,多是答問題、在Comment Post相、或學習微博Tag三個朋友等,萬變不離其中。當中為了專頁的整理Engagement表現,Timeline Campaign再加Facebook Post Ads就是最直接有效的。不過因為這類Interaction變數有限,所以做得多只會令你的專頁變得單調。
至於Facebook App,因為是Programming的工作,所以就可提供豐富的體驗。以下幾種Facebook App,正是提升用戶體驗的例子。用戶的體驗更好,跟貴公司的Facebook Page更多互動,自然就更能吸收你們的宣傳訊息。
1. Profile Visualization
做Facebook App最好玩而又夠獨特的就是Data。掃瞄Profile取得Data,並以圖像方式顯示,大家應該不會陌生。年底年頭之間,有不少年度回顧的App面世,大家最深印象除了上年Facebook 10年影片,應該就要數以報紙格式呈現Profile Data的「自分新聞」。
這裡App的關鍵除了是要有靚仔的Presentation外,就是看看你能否從Data中找出有趣的資料。
比如說是年底很流行的年度回顧,又或者以用戶Profile的資訊來提供Recommendations,甚至是純粹打機挑戰朋友鬥高分,只要是能配合你要宣傳的訊息,都可以做到。而且透過Social Graph,更能連繫用戶與他們的朋友。以自分新聞為例,我們可以看到一年當中的每個月,哪些人跟自己最多交流。這就能惹起大家討論了。
2. Profile分析及個人化內容
這類與上一類相關,但卻是多行一步,把收到的Data加以分析,再做配對。
最易聯想到的就是星座。大部份(香港)Facebook用戶都有在Facebook填生日,而我們只要Programme妥當,就可得出星座/生肖,然後再按其星座送上內容。
3. 挑戰朋友
在Facebook玩任何遊戲,可以挑戰朋友,就能提升樂趣。就算是一般Q&A,有機會跟朋友鬥分就有趣得多。對比起在Timeline上的Q&A,以Facebook App來做的,其累積分數功能及挑機性質,就更能令用戶重覆參與。
這類App的例子嘛,總之有遊戲性質的,都歸這類。
4. 心理/性格測驗
這類大概是最多人喜歡玩,在Facebook 「最古老」的Facebook App,但又是最多人玩,而且只要其主題及Visual設計得有趣,這類App就很易「人傳人」。以下的那種腦部分析圖,就是其中一個例子,尤其當有人在辦公時間玩,辦公室內就有一個又一個同事邊玩邊討論了。
5. 貼在牆上的e-card
年頭年尾可能大家都送e-card給朋友。當然你可以直接貼張圖然後Tag一大堆朋友,但如果是用App來製作e-card,那就可以把你的照片加上貼紙或其他特別效果,裝飾一番!
相關文章:
Facebook推真心Like,禁以App誘Fans,11月5日大限到
Facebook開放專頁Timeline,讓品牌用來玩遊戲,送大禮
Contest Capture,輕易取得Facebook Page的Wall Game比賽資料
Facebook優化Newsfeed機制,嚴打偷竊再上載等黑三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