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s Tech Blog

社交媒體及數位營銷的業界網誌,包括新趨勢,以及統計與分析

2014 #HKSocial Rewind

這文章大概與甚麼Facebook改制改例加廣告整合IG等無關,純粹是談有關本港的社交網絡事情。不按時間、不分次序,記得甚麼寫甚麼,所以起手時仍不知道是否會寫十大。

#UmbrellaRevolution

對我來說,這一直都是Revolution,不是Movement。不過這次談的是純粹社交網絡觀點。社交網絡在雨傘革命有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不單是傳訊,而且多次有人想抹黑這革命,很快有就網絡中人(尤其是高登)查出事情來。

談雨傘革命的網絡現象,又怎可以沒有Unfriend潮。有人說多年朋友,因為一次革命而Unfriend對方好可惜。我沒有Unfriend太多人,但我現在反而發現沒有Unfriend,那又怎樣?沒有Unfriend就是Friend嗎?

另一大雨傘Topic一定是警方在網絡上拘捕人。到底我們在網絡上的言論自由還有多少,還有多久,如果我們不去爭取,應該很快完蛋。

延伸閱讀:
哪個媒體在Facebook最多香港人Like? (寫在遮打革命開始後兩星期)
ezone 849 NetTalk 政府欠網民的交代

主場恐懼,立場又有沒有誤判呢?

主場新聞在誤判與恐懼之下關門,以至本星期開始立場新聞開站,當中很多風雨。其實主場的影響力已經大過很多傳統的傳媒。記得雨傘革命之後的兩個星期,我統計過傳媒在Facebook上的Fans,主場新聞仍是排第五。

主場關站大家感到可惜,但立場開站就引起更多討論,而且更引起了開「X場新聞」的熱潮。其中暫時最成功的,應該是墳場新聞

延伸閱讀:
不完整香港網絡媒體回顧 (寫在主場新聞走後一個星期)

亞歷山大與Beauty Beggar

本來網絡上(尤其是Facebook上)的紅人多半是廣告商的寵兒,但今年先後有「高登一人一檢舉亞歷山大」,然後有「Beauty Beggar事件」。最近更有張欣欣被補習社追擊。本來在香港的社交網絡,找這些人來做宣傳是很普遍的現象,但這些事接二連三發生,就令找尋合適Opinion Leader變得艱難。據聞,Beauty Beggar一事曾令某廣告項目腰斬。

延伸閱讀:
高登發動一人一檢舉反亞歷山大

Ice Bucket Challenge

應該很多朋友都參加過。以一個較有趣的方式來傳播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 的資訊。當中有不少人批評「人人都玩,Ice Bucket Challenge來到香港就失卻意義」,但我覺得設計Ice Bucket Challenge就是可以讓人人都參與吧。

Facebook 香港Office

很多記者及廣告界的朋友都在Facebook香港Office開張那天上去拍照留念。就算是開張之後,仍久不久見朋友貼Facebook辦公室的照片。同樣是2014開張的LinkedIn辦公室似乎就沒有這麼多曝光機會了。

延伸閱讀:
參觀Facebook香港新開張Office

燦神回歸

高登有個傳說「沒有一句說話係燦神接唔到」。既然甚麼說話也接到,當然被人封為神啦!14年年中燦神竟然接二連三出片,原來背後是新傳媒策劃的一個Project。而在新傳媒一個研討會中,燦神更親自現身談論這個Project。的確有趣!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