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s Tech Blog

社交媒體及數位營銷的業界網誌,包括新趨勢,以及統計與分析

Twitter連環Update,改善用戶體驗

上星期工作忘,未有時間如之前一個星期連環出Blog文,但偏偏我最喜愛用的Twitter就連環Update其功能。好,還是寫一篇介紹下。

首先就是有關Quote Tweet。TheNextWeb報導這項新功能時,標題是「Twitter is fixing the Quote Tweet Button」。其實Retweet的Concept本不是Twitter自己搞出來的。最初的人見到好內容的Tweet,就會原Tweet照抄,再在前面加上「RT @username」,用以Credit原Tweet的發起人。(之後各Twitter的Third Party Client就加了這個RT功能)

及後Twitter見Retweet成了Twitter內容重要的一部份,於是就加了一個叫Native Retweet (即是說其他都Retweet方法都不是「正印的」)。Native Retweet就是原Tweet出現在自己Timeline,不過就會顯示原Tweet者的頭像,表示你轉發的是該用戶的內容。除了Native Retweet及後又有Quote Tweet,亦即係「RT @username」的改良版。這個功能與Native Retweet最大分別是,它讓我們改Retweet之餘可以加上自己的感想。不過這方法最大問題,就是字數。Twitter限140字母,再加上「RT @username」,然後還有幾多字可以讓你寫感想呢?

更新了Quote Tweet功能後,每次你按Retweet,不加字就直接Retweet,就會變成原有的Native Retweet。如果加字,就會顯示成你的Tweet,加上Embed了的原Tweet。至於原Tweet字數不計算在你的Retweet,所以可以更方便的表達想說的內容。

另一個重要的更新就是Trending取代Explore。早前Twitter App是有個Explore Tab,但我一直都不多用。反而及後加了「When you were away」,顯示你上次睇完Tweet至今,你有可能Miss了的重要Tweet內容。其功能有點像Facebook的Unread Stories。有了這個「Explore」的價值就很低。大概因為這原因,Twitter就索性放棄Explore,而以後每次當你按Search時,就顯示Trending Topics,並加上那些Topic的解釋給你看。例如「#CherryBlossoms」,Twitter會解釋「Later cherry blossom peak bloom predicted after harsh winter」。

此外,Twitter正在iOS App進行兩項的測試。一是在Profile直接顯示App Download Link。這意圖是十分明顯的,因為Facebook ad的利潤中,App Download佔一個頗大的部份。另一項測試就是拍攝Slow Motion影片。

Twitter這樣接二連三的強化其功能,作為一個Twitter的支持者,的確希望這些Update可以吸引更多人用Twitter。

相關文章:
ezone CloudColumn 沒有Twitter的香港
Nuzzel,豐富Twitter的閱讀體驗
[遮打革命滿月] 香港傳媒Twitter統計:CCTV緊隨SCMP與蘋果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