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s Tech Blog

社交媒體及數位營銷的業界網誌,包括新趨勢,以及統計與分析

ezone Online Gossip 883: If you can’t beat them, join ’em

「Uber vs 的士」本是上星期的熱話,所以就將自己乘Uber的士的所見所聞寫在ezone,讓讀者更了解Uber與的士司機的生態。其實Uber與的士又未必一定要是對立。一方面的士司機大佬可以改改自己的服務與態度;另一方面現在有這麼多的士App,基本上你是可以好好利用這些新科技來改善生計的。

ezone 883 Online Gossip - If you can't beat them, join 'em

的士司機反Uber,但在Facebook上看到的,市民一面倒鬧爆的士一方,偶爾也有人提及政府發牌的問題。大家一直在數拒載、嫌路長嫌路短、不識路、零捨一入的找錢方式、只載走私客不載市民等。這些問題已經回帶廿幾萬次,不在這裡再說。

反而想說是Uber也有惠及的士。可能的士司機會說Uber給Black的司機多回優惠,但其實我覺得給的士司機的也不少。

我OT放工坐的士,多數會先看Uber app,找不到車,才會落街排隊乘過海的士。我也喜歡跟Uber的士司機聊天,所以才知Uber給他們的優惠是不少的。

首先,每基本的有每程車的優惠,以及介紹行家的優惠。前者是一個定額給的士司機,不論他們每程的距離多少都有一個定額「獎金」。這獎金變動過幾次。我聽過幾個司機講,有$30、$50,甚至$80。就算你只載某乘客到兩個街口外的地點,你也有「最少」$30的獎金。不是很大的獎金,但總不算差。有了這變金之後,我也遇過一次揀客拒載。那次透過Uber聯繫了司機,他問我目的地。當他知是長途,就說他另有生意,不能載我。及後我跟另一位司機聊天。他說有些行家現在為賺獎金,專揀短途客。(下刪粗口400字)當然,$22 + $30,一定比長途過百才賺$30抵,但人家給你獎金,鼓勵你去多接乘客,你卻用來揀客。乘客不氣才怪。

另外,Uber還設有介紹行家獎金;另外也有設宴款待司機,以招攬更多新血。這些都是Uber建立的士大隊,優惠司機的手法,更不要說全城搶的士的Free Ride,所以的士如常計咪標,乘客免費,Uber付款。

近期又有司機說,本來Uber為每位的士司機提供一台iPhone用來接客戶的,但因為最近在谷Uber Black,所以把部份iPhone回收並轉讓給Uber Black的司機。因此要繼續使用Uber服務的,就要用自己的手機,個別行家因而放棄Uber。

創業投資公司KPCB由Mary Meeket發佈的報告中,Uber與Airbnb等公司將改變我們的經濟及就業模式。很多人會覺得利用這些平台來賺錢(外快)夠彈性,而且更賺回自己的自由時間。這報告更稱有74%的Uber司機從這服務就能賺取穩定收入。

科技正改變世界,任何行業或早或遲都要面對轉型問題。與其走出街以自己說犯法的方法來抗爭,惹人生厭,不如早點轉型。If you can’t beat them, join them!這說話不無道理的!

相關文章:
ezone NetTalk: Uber的士司機的故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