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s Tech Blog

社交媒體及數位營銷的業界網誌,包括新趨勢,以及統計與分析

美國YouTuber:Facebook Video的成功是騙與偷來的

美國YouTube頻道VlogBrother負責人Hank Green公開指責Facebook發展Video功能的方針,說Facebook的成功是以欺騙與偷盜而得來的。Facebook在2015年Q1中有170億Video View,走勢好凌厲。不過Hank就覺得這個數字沒有說服力。

偷回來的瀏覽量

Hank Green在Medium的文章說了一個很簡單的實例,2015年Q1 Top 1,000影片中,有725段影片是所謂的Freebooting影片。意思是從其他地方(包括YouTube及其他Facebook Page盜取下載,然後再Upload到自己的Page。而Q1中的170億Video View,有不少就是以這些的偷片堆砌的而來的。

YouTube Link vs Native Upload

其實Facebook的派Feed方法就是鼓勵Native Upload (不論是圖或片)。首先為了與YouTube競爭,Facebook似乎刻意多派Native Upload的Video Feed。另外如果你直接上載影片至Facebook,一來View數一定比分享YouTube好,同時Post Reach亦會大大提升。

Hank就在自己的文章引述了Duke University 的一項研究,顯示了Facebook Native Upload的影片與Share YouTube link的影片,「表現是差天共地」。

Video內容既然在Facebook如此重要,但事實是,並非每個Page Admin都有能力製作原創內容,於是一些不擇手段的Page Admin就不惜四出偷片上載。把別人的努力偷過來,就是最易為自己專頁賺Like賺Reach的方法。Top 1,000 Video中,超過七成是盜版;其實看香港的情況,我估超過七成內容為盜版也不為奇。

當然啦,Facebook Newsfeed的演算法則是個黑洞,裡面有多少個Factor影響每人看甚麼內容也很難說,但一定有利Facebook推自家產品就是了。

YouTube也有Freebooting,但更有對策

你可能會反駁,YouTube都有人偷片!不錯,但YouTube有其Content ID功能。Hank Green作為一個創作人,就覺得這功能很能保障他。

而且Facebook與Google回饋創作人的原則不同。就算你見到有人偷你的片再上載,除非你有大堆Facebook Account為你Report,否則可能一兩天反Facebook才有行動。一兩天後?偷你東西的人要賺的Like與Reach老早賺夠。兩天後,人家已經偷了你另一條片,繼續賺本來屬你的曝光率,甚至把你在YouTube應得的廣告費也打了折扣。

根據Hank所說,你在YouTube見到某某偷你的片然後大賺廣告費,你不必要求Google幹掉那盜版。反而你可以Claim那段片的Ownership,從而賺回本來被盜的廣告收益。

騙人的View

170億View其實代表甚麼呢?Hank認為Facebook把Video View的定義定得好低,一個View只是3秒,根本不能代表甚麼。但這3秒可能只是滑動Newsfeed時,影片「不經意」的自動播放,連聲音也未開啟,看過後連印象也沒有。我們大概每天也在Newsfeed上「看」過很多這類完全沒有印象的影片吧?

照這樣來看,Hank的看法的確沒錯。我們每天坐車、等人的時候就拿著手機在Facebook Newsfeed上飛。當中有多少Autoplay的Video能在腦海流有印象呢?

相反Google以30秒來計算一個View,理論上用戶至少對影片有基本的印象。如果把Facebook的View同以30秒來定義,那就大概只剩下20%的View。

不同的生態

站在創作人的角度,Hank Green滿肚怨氣,不為甚麼,只為自己的努力在Facebook的生態之下,被輕易掠奪了。問題是Facebook的玩法根本就是鼓勵這些活動,但這社交網站已經大到一個霸權的地步,大家都阻不了這趨勢。

另一方面對於Marketers來說,以後做Facebook的Video內容是否應重新考慮「3秒即1 View」這定義,還是我們應把這量尺與YouTube睇齊,30秒的View才算有點效用的,幫到自己牌子及產品呢?

[ via Medium ]

相關文章:
Facebook大幅改良影片功能:推神秘Video,並加影片年齡限制
Facebook Page新功能將Video Tab變YouTube Channe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