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s Tech Blog

社交媒體及數位營銷的業界網誌,包括新趨勢,以及統計與分析

廣告商杯葛,YouTube生態受打擊

早兩個星期開始,有廣告商開始抽起在Youtube上的廣告,因為他們「發現」自己的廣告出現在鼓吹仇恨的Video旁邊。這次大型杯葛由英國開始,由主要的大品牌以至政府機關,都抵制Youtube,不再花廣告費在其上。而這杯葛已由北半球吹到南半球,因為澳洲都有品牌與政府機關加入。

Google回應說,他們會修改廣告政策,並提供更簡易的方法,讓廣告商可以避開這些鼓吹仇恨的廣告。Google其中一個對策就是利用人工智能的Machine Learning。YouTube的世界這麼大,雖然Google稱他們會多加人手進行監察,但無論如何也不是一個solution。根據Bloomberg的報導,Johnson & Johnson已逐步回轉,在部份主要市場開始Resume在YouTube的廣告。

除了利用Machine Learning,希望更有效地抽出有問題的影片,Google更拉闊了Hateful Video的定義。玩在他們標示為Hateful Video的影片,比之前多出五倍。這對Marketer來說是提高了Brand Safety,但另一方面也直接Sensor YouTube影片的內容。以往是Marginal的案例,今天在Google的新規則之下,就是死定。這把部份「邊緣人」的YouTube帳號踢出賺廣告費的行列。尤其是現在Blacklist比以往多出五倍,這些「Marginal」的確不少。

事實上,根據上星期Kotaku的報導,已經有些YouTuber稱他們有大量的影片不能刊廣告,以至收入大跌。Ethan Klein‏就是其中一位受影響的YouTuber。他有數以百計的影片不能刊廣告,所失的收入可想而知。

雖然Google說,不能Appeal只是一個Bug,但就算可以Appeal,YouTuber要花的工夫也的確龐大。這明顯影響了「Marginal」的YouTuber的維生能力。這有可能對整個Adsense的社群有影響。

香港的Media Agency朋友稱,本地的廣告商似乎未被這些東西「驚動」。未有本地的品牌主動(經Media Agency)抽起在YouTube的廣告。不過國際品牌呢,Local Office都會跟總部的指令停了在YouTube的廣告。這對YouTube在本港的廣告收入的確受影響。Google覺得最幸運的是,個別大Brand因為已經有Deal在Google用多少錢,所以當中的廣告費仍留在Google的勢力範圍。不過也有公司因為沒有這樣的Deal去綁起那個廣告費,於是錢就由Google袋口走了去其他地方。我估這情況的最大得益者應該是Facebook。

廣告與平台、平台與內容本來就有很微妙的關係。本來兩件事應該分開去考慮,但二者又互相影響、令廣告商不得不把二者拉在一起考慮。但如果把二者扣得太緊,很容易就由廣告商來決定了內容創作者的自由度了。

延伸閱讀:
歐美廣告商杯葛Google
Google Updates Ads Policies Again, Ramps Up AI to Curtail YouTube Crisis

相關文章:
YouTuber從YouTube賺幾多廣告錢?
挑戰YouTube,Facebook顯示Video View Count,並加入Re-targeting選項
YouTube還擊!Google推Cards功能,把(類似)Annotation功能帶上Mobile

One thought on “廣告商杯葛,YouTube生態受打擊

  1. > 但如果把二者扣得太緊,很容易就由廣告商來決定了內容創作者的自由度了。

    如果創作者不求金錢回報(那是來自廣告商),那就自然不會受影響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