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傳媒「轉型」做Content Farm
早前 Wired 的 Cover Story是News in Crisis。其中一篇文章是講Content Farm。文中介紹一位馬其頓的少年。他利用自己學到的Digital Marketing技巧,在美國總統期間建立了多於一個Facebook的Content Farm專頁。每天就東抄西抄一些支持Trump的內容,貼到Blog上,再Share上Facebook Page。就這樣他賺到很可觀的Google Adsense收入。
這位年輕這樣形容他自己的生活:臨睡前看看那幾宗新聞值得抄。起床時Share上Facebook,然後就出去喝咖啡閒逛。回來時又找些新聞抄抄貼貼。
這樣的生活應該很多人羨慕嗎?
但最後Google Ban了他的Adsense帳戶,然後他就「失業」了。或者不少人會說句「活該」,原因是這年輕人靠「偷」維生。對於一個年輕人「偷」內容我們尚且樂於見到他受罰,如果是傳媒自己「轉型」做Content Farm,謀取短時間的利潤,那大家就更希望你沒有好結果。這也是為何有一堆追擊個別傳媒的Page出來嘲笑、痛罵。
當然,你會問,為何傳媒會「樂意」當上內容農場呢?這大概是以往傳媒的傳統生意已受動搖,收入少了一大截。而在Facebook年代,內容農場的手法大概是最易賺短期的快錢(連那個馬其頓男生都賺到不少錢),是一個填補傳統收入流失的「捷徑」。但這類快錢不單不能永續經營,更會做成長遠傷害。最終都是補救不了傳媒的長遠收入問題,更影響了一家傳媒的公信力。
在Digital / Social的世代,以往很多慣常的業務與收入都受很大影響,轉營成為一個主要的Topic。問題是如何去轉才能有效挽救一個傳媒,而不是快快手帶了金蛋就由得它死去。
相關文章:
內容農場以高登之名搏曝光,全民檢舉偽高登專頁!
Content Farm Blocker:封鎖所有內容農場網址,不得探訪!
又要威又要戴頭盔:紙媒 vs 網媒
80後港女靠男女300萬上樓?拜託不要Share內容農場假新聞
#光復Newsfeed 停貼Buzzhand,否則檢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