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Comment現在都可以用哈哈、嬲豬Reactions
終於我們不單可以對Facebook的內容用Reactions來表達情緒,現在更可以把哈哈、嬲豬等Reactions來回應Facebook上的留言。其實這個「新功能」大概都是我們「意料之內」吧?尤其是早前Reactions已經入侵Messenger。
早前在Quora讀到一位前Facebook的產品設計師Mills Baker (無錯,就是早前說Facebook未必一定在抄Snapchat的那位) 談Whatsapp或Facebook Messenger等IM應否有Like Button,讓你以Like來回應其他人的說話。他的回應是頗為Make Sense的。他應為IM是一種「Present Tense」的Product。而一般用戶都是回應最新的那幾句說話,但Like的意義卻不同,因為我們可以Like回很久以前的內容。如果有人Like舊Post,以IM的介面是很難顯示,這包括Scroll回舊文與及Notification都很古怪。但最終Messenger都出現了Reactions,而現在更連Facebook Comment都可以用Reaction來回應。
當一個功能在其中一個功能在其中一個Product上成熟,Facebook就急不及待的把它複製到其他的Product。這情況有點像Snapchat的Stories功能,當在Instagram上成熟了,就接二連三的在Facebook其他App上出現。但最後有成功也有失敗的例子。
暫時在Messenger上,我自己的朋友就不多人Reactions (或Stories),但可能在Comment上就較多也說不定。
上星期有報導稱澳洲的Facebook Office能為廣告客戶Target一些感到氣餒挫敗的年輕人(但所用的技術並非監察Reactions),推送廣告給他們。事後Facebook發聲明否認。當然現在沒有用這做廣告Targeting,不代表將來不用。何況這些表情Reactions的確直接連繫到用戶的情緒,而當Facebook內容、留言、Messenger都可以表達情緒時,Facebook的Targeting就更精準。實際上這類的Ad Targeting也是廣告商對社交網絡的期望吧。
我們應該Expect Instagram很快都會有Reactions嗎?
相關文章:
Newsfeed將死,Stories當立
前產品設計師:Facebook抄Snapchat?未必!
又要威又要戴頭盔:紙媒 vs 網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