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s Tech Blog

社交媒體及數位營銷的業界網誌,包括新趨勢,以及統計與分析

Facebook更新Video數據,原創與分享者數據分家

Facebook宣佈將會讓影片製作人看到,他們的影片到底有誰人/甚麼專頁分享過,而且製片人與分享者將會見到不同的數據,方便他們了解這些Video在自己專頁上的表現。

首先,(據聞)由八月開始製片人(在Facebook的世界即是Upload影片的人,原創與偷片都是同類)會見到誰人Share過自己的影片。這當然是很多專頁管理員想知的事啦。一直以來我們Click Share的數字,Facebook就會列出一大堆Share過的用戶/專頁,但這數字與顯示出來的分享者,通常都不齊全的。現在Facebook在Newsroom說:

We are adding insights on which Pages are re-sharing their videos and related metrics.

我猜(因為仍未見到),可能會有個列表顯示所有Share過影片的專頁。至於其中所說「and related metrics」呢,大概是各個專頁「進貢」給原創者的數字吧。

其實除了Video,如果Facebook可以列出誰Share過個別網址的話,那就更好。有時我會見到自己的Blog有個別文章突然有很多Page View。Analytics會告訴我是從Facebook而來,不過這個數字往往令我百思不得其解,因為有時某某大人物或大專頁Share了,其實Facebook不會反映給我看的。最終都Trace不到自己的文章吸引到甚麼人來分享。所以如果這個Re-sharing and related metrics可以應用到一般的URL,那就很好。

除了看到分享影片的專頁及其表現之外,Facebook更把製片人與分享者能看到的數據分開。首先只有製作人(我一直用製片人,因為Facebook Newsroom是用Creator,其實準確點應該是Video Uploader,上載者)會看到影片的Retention Graph、平均觀看影片的長度、觀看30秒的人數、10秘的人數及開聲看片的數據等。

但Facebook會讓分享者見到自己因為分享了一段影片而得來的Demographics及地區數據,當然也有每日累積的觀看人數,以及Paid vs Organic的數據。

[ via Facebook Newsroom ]

相關文章:
美國YouTuber:Facebook Video的Number One是騙與偷來的
Facebook打擊假Live Video,Live Emoji Poll屬違規
重播比Live更好反應?Facebook調整Live Video Reactions數據
你誤判,我恐懼:兩年來,Facebook高估Video Ad的平均觀看時間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