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s Tech Blog

社交媒體及數位營銷的業界網誌,包括新趨勢,以及統計與分析

Facebook廣告,Paid與Sponsored的分別

Facebook玩得多,你就久不久會見到Sponsored字樣的Post。那些都是付了錢給Facebook,以Facebook廣告來推廣的內容。情況就像這樣。大家應該見得很多。

但早前開始,有些明明是廣告Post,但卻不是標注為Sponsored,而是Paid。到底甚麼是Paid Post呢?與Sponsored有何分別呢?

標注為Paid的Post其實都是Facebook一種叫Branded Content的格式。Facebook稱任何創作人或傳媒專頁,若個別的內容Post是Feature了,或是受某品牌影響的,那就應該用這Branded Content格式。

Branded Content除了有「Paid」這個標籤在Timestamp旁邊,更專頁名稱之後顯示「with」廣告商的名字。情況就是這樣:

因為有了「with」廣告商的字樣,如果是Share廣告商的內容,再做Branded Content,情況就會像以下這個。

但當專頁把Branded Content Post變成廣告,以上的內容就會不見了「Paid」標籤,取而代之的會是「Sponsored」。

在另一方面,若某專頁用了Branded Content的格式來標籤廣告商,該廣告商就會見到該Post的Insights,當中包括Reach與Engagement;若然該Post用了Facebook Ad來推呢,廣告商就更會在Business Manager見到CPM與總廣告費(當然Facebook只會Report他們收取的那部份,而不包括Publisher / Agency收的AC)。

可能你會問,是不是所有廣告Post都要用Branded Content呢?那又不是。暫時你出廣告而不跟這Format,好像沒有甚麼「後果」的。

若你也想在自己的專頁使用Branded Content格式,可以移肉步到這裡填表申請

除了在Facebook,其實Instagram在今年6月時也推出了像Branded Content的機制,讓商業帳戶以「paid partnership with」來標籤廣告內容。

相關文章:
Like vs Follow,分別在哪兒?哪個較重要?
為何Facebook Post會有一大堆看不到的留言?
可愛貓狗是Facebook專頁的「票房毒藥」
#TipOfTheWeek 新Facebook廣告帳戶買不到CPA廣告怎麼辦?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