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主播就是前主播,怎會是KOL?
不論你是否喜歡陳嘉倩,不論你是否喜歡她為靈芝產品賣廣告,但如果你覺得陳嘉倩做壞了KOL的榜樣,那我勸你想想甚麼是KOL。好,首先申報利益,我都不喜歡那條消費自己前主播身份的偽新聞報導廣告片。
回到KOL這三隻英文字母。它本來就是Key Opinion Leader。如果說陳嘉倩是以KOL身份賣健康產品廣告,那我想問她在影片中讀的是自己的Opinion嗎?我猜應該不是,反而是Copywriter照客戶要求寫的講稿。那她一向發表有關健康或食療等事情的Key Opinion嗎?看她的Facebook及Instagram,我又不覺得很多。更重要的,我又不覺得就算她有發表這方面的Opinion,也不會Key到成為Leader。那麼靈芝產品的偽新聞片又怎會跟KOL有關?頂多我們只能說是前主播或一位美女名人拍個放在網上播的廣告(拜託,更請不要說這是Viral片)。反而你可以說片中那個營養師講飲食健康就真是KOL了。
我想在一眾前主播當中,伍家謙是最接近KOL的利列。至少他有做一些有關運動的內容。如果找伍家謙來拍這偽新聞片,那就真的用KOL身份消費主播光環。幸好這次不是找他。
其實潮池的文章《嘉倩BB.靈芝孢子.大台光環 (下)》也說出了一般主播的情況:「離職主播在 KOL 群中,自成一類,原因是新聞專業要求他們不能表達自己個性,沒有個人意見。他們長年是入屋的主播,每天見面的「朋友」,但與觀眾保持距離,久而久之,締造了一份神秘感。」
講明是「不能表達自己個性,沒有個人意見」,又怎能有甚麼Key Opinion呢?
我們日日說「KOL這行業就玩被玩爛」,也只說大家見公眾人物在網上出現就說是KOL。其實不少現時所謂的KOL都只是利用自己的名氣,吸納大量的Fans,從而成為大家Media Placement的一個選擇吧。真正的KOL,你也沒有理由找他們念你Script Writer的廣告稿當是他們的意見吧?
相關文章:
這個世界人人都是KOL,又或者無KOL
YouTuber從YouTube賺幾多廣告錢?
再談KOL賺幾多?
美國YouTuber:Facebook Video的成功是騙與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