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feedUpdate 餌誘用戶Like、Comment、Share,殺無赦
昨晚大家都在Facebook貼出了Facebook再改Algorithm,以後在Post上直接要求用戶Like、Comment、Share的,統統有殺錯,無放過。Facebook稱這種餌誘用戶互動的行為有違他們對「Authencity」的宗旨。懲罰?當然是繼續降低那已經少得可憐的Organic Reach。我懷疑已經開始有人已經不會再怕你削減這個數字,反正我不犯規,你也為廣告繼續減。
對於Facebook這種打擊所謂Engagement Bait的措施,可能你會說,只要做好內容,不靠跪求Like、Comment、Share,那就沒有問題吧?我不敢說你100%錯,但在Facebook實際的操作中,我們是很容易跌入所謂的「Engagement Bait」當中。
就以Facebook在Newsroom所舉的例子:Vote Bait、React Bait或Share Bait。這些都是很多Page Admin用的技巧。OK,你會說Facebook玩遊戲送獎品,只吸引禮物黨,你不屑去做,所以Share Bait受罰是活該。那麼心情投票或星座內容Tag朋友之類,其實對於用戶來說也不是甚麼騙與不騙Engagement。不少朋友喜歡參與這些Engagement Post,問題只在該Post的Creative做得好不好,用戶覺得有沒有趣。
又有時,咖啡店做優惠來個買一送一,那就會在Facebook叫人Tag一個你想請客的朋友。這對於用戶來說都是一種分享資訊的方法,如果沒趣或者該優惠不是真正的優惠也不會有人Tag或Share。
又或者,當有新內容格式之時,我們自然需要在Post上多解釋,甚至有Call to action的字眼。舉個例,當我們做Messenger的Chatbot時,我們都需要教導用戶輸入Key Phrase去Activate Chatbot。很明顯,這又中了Comment Bait。
Facebook稱如果持續進行Baiting的行為,整個專頁的傳播能力將大打折扣。這例一立,以後就廢了一大堆Tactical Post的Idea,而在Facebook可做的內容就大大減少。
或者我這感覺是錯,Facebook是把我們推向做單向內容(即沒有互動的那種),然後落足廣告,就追他們希望我們追的Reach,那就已經足夠?這不是一直限制大家的創意嗎?
相關文章:
Facebook報錯Mobile Video數,最終要向廣告商退款
一手交錢,一手交Reach!我們過份依賴Facebook嗎?
天怒人怨!如何找回Facebook隱藏的專頁「Other」Folder?用Business Manager管理專頁者尤其適用
Facebook分Feed測試Update:其實Facebook Page未必如想像中重要
將留言變Inbox訊息,Facebook要忙死專頁管理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