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為Content Creator提供個賺錢方案
Facebook前兩天公佈了一連串的Update,希望能吸引Content Creator多在Facebook平台上製作內容。而這些Update,有一個主要部份都是圍繞著一個「錢」字。
這幾年來越來越多人在Facebook發佈內容。其實早在Facebook真正流行之前,已經有不少人在YouTube平台上發佈內容,無他,只要多人睇你的片,隨片而來的Adwords廣告就會越多人看,最後當然是廣告費袋袋平安。
在Facebook的世界,沒有Adwords,但當人流、Fans多,就會有人找你出廣告Post。但拍得太多廣告片,出得太多廣告Post,可能會引起Fans的不滿。大概因為想達至平衡,Facebook都為Content Creator推出多個賺錢的Model。至於會不會隨著Facebook持續打壓Page Reach,而這些賺錢計劃都受影響,就不得而知了。
1. KOL版的Uber
Facebook推出Brand Collabs Manager。簡單來說就像是Uber,不過「客戶」找的不是接送服務,而是找Content Creator與他們合作,製作內容並宣傳。根據Facebook的介紹,這個Brand Collabs Manager可以根據Fans Base的興趣及Demographics等找到適合你公司/產品的Content Creator。同時亦會讓你看到Content Creator與其他公司做過的Case。
若想找Up-and-coming的Content Creator?這個Brand Collabs Manager也提供「Discover Fresh Talent」的服務,而這些「Fresh Talent」至少也有25,000 Fans。Micro極也有個限度。(小弟應該有排都未有得玩)
不過Brand Collabs Manager是值得另開一篇文來談談其影響的。
2. Ad Breaks,即網絡版TVC
自己在傳媒工作,大半年之前已經聽說過Facebook介紹Ad Breaks。你可以在一段長影片中間加入像TVC的廣告。如果用戶要看完你的影片,他們必須要先看那些廣告。這像網絡版的TVC,也像Facebook版的YouTube Ad。
這裡強調長影片,因為太短的影片就不適宜加入Ad Breaks。不過我最關心的,都是Ad Breaks對用戶體驗有多大影響。不過Facebook說Ad Breaks下一步都只是讓更多美國的Content Creator使用。
3. 付費訂閱服務
三月的時候已經有傳Facebook會推出類似Patreon的付款訂閱功能,讓Content Creator可以靠好內容收取費用。當時似乎已經開始了試行的服務。而今天Facebook說會讓更多Content Creator可享用這服務。
對上述靠內容賺錢的機會感興趣?一方面可以到Facebook for Creators的網站申請。當然,美國境外兼是細Fans Base的我明知機會渺茫,就省回時間多打篇文更好。
另外,他們也有一個Facebook for Creators Launchpad。除了會讓參加者享用Ad Breaks,更會為Content Creators的內容找來更多觀眾收看。這大概因為他們明白其實打壓大家的Page Reach已經很厲害,盲算給你Ad Breaks都不會賺太多。於是他們就利用特權,把個別的內容派多一點吧。
相關文章:
IGTV,Instagram也來搞網絡電視
前主播就是前主播,怎會是KOL?
這個世界人人都是KOL,又或者無KOL
再談KOL賺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