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社交媒體大事典 (國際篇)
上篇說過香港的2020年的社交媒體大事。這一篇看看國際間有那些大事。我覺得這些事情有幾個主調:
還有其他鎖碎「大事」。本來想拍片去講這些事情,但因為自己趕不上工作進度,還有很多東西未處理,唯有只寫文章。
Stories Everywhere!
大家狠評Facebook不斷抄不斷抄,而抄得最狠,又最成功的就是Snapchat的Stories內容格式。一閃即逝,一日之後就追不回來的Stories,本來是Snapchat的Signature,但現在在Instagram上Stories比Photo Feed還要吸引更多Attention。
然後就是不同的Social App都有Stories了。今年LinkedIn、Twitter及MeWe,甚至是Spotify都有Stories。
你覺得這種期間限定的內容格式,跟你平常的Post會有不同的用法嗎?一方面有不人會嚐試用Stories類的短片說完自己的故事,亦有人用其期間限定的特性用以爭取多更Followers。
Social Dilemma效應
Netflix的《Social Dilemma》,談數位行銷如何追蹤我們的Digital Footprint。大家都在關注由社交媒體及數位營銷而生的私隱問題。很多人如夢初醒的,原來Facebook不單了解我們,而且其演算法更加操控我們在看甚麼,以至有機會影響整個社會的Agenda。
當大家覺得Facebook及Google等都是免費可用,但原來免費的東西才是最貴的貴的東西。裡面其中一句「If you are not paying for a product, then you are the product」。在免費使用Facebook這回事當中,沒有付代價的用戶就是被賣的一方。
於是也有人考慮Alternative,除了在社交媒體換場,也有人考慮改用其他瀏覽器或搜尋器等。
對主流社交媒體有離心力
今年有幾件事情,都顯示大家對主流社交媒體的不滿。首先,年中的時間有 #StopHateForProfit 。不少企業因為覺得Facebook對愁恨言論把關不力。於是決定在七月暫停在Facebook (及其網絡,即包括Instagram)落廣告。不過有數據顯示,因為Facebook的長尾做得非常好,儘管有一大堆大公司抵制他們,整體的廣告收入似乎沒受太大動搖。詳情可以收看以下YouTube片,或閱讀文章「#StopHateForProfit 杯葛FB廣告,有成效嗎?:
另一件事針對Facebook及其他主流社交媒體的事情,就是美國大選。在美國大選期間,大家對Facebook及Twitter如何對付特朗普的言論,以及對新聞及選舉消息的控制,都令大家對這些社交媒體生厭。甚至有人提出轉場到Gab或MeWe。
不過對Facebook最大打擊應該是由Q2尾開始,Facebook不斷誤判封鎖很多用戶及企業的廣告帳戶。有些人更被封了多個帳戶,甚至有人連個人帳戶也封了。這年以來都做不到生意,以為年底時候可以做多點生意,賺多點錢。誰不知就在這個Festive Season之前,不單是DQ用戶的廣告,更直接DQ大家的廣告帳戶,結果想用Facebook廣告做點宣傳也不行。
主流社交媒體其實在這些年都積了些「民怨」,而在2020年發生的這些事只會令怨聲再升溫。雖然短時間內未必會撤出Facebook,但找尋更多Option是用戶與廣告商下一個主要任務。
當然還不得不提的是,美國政府正挑戰Facebook。可能Facebook會面臨與Instagram及Whatsapp拆夥。大家都知Facebook就是見到自己老化,然後就收購Instagram與Whatsapp,如果要把這兩個App分拆出來,對Facebook的發展很受打擊。
其他大事
2020年的大事當然不能不提Facebook取消20% Rule。他們稱再不會因為廣告圖像上文字佔太大的範圍,而「懲罰」廣告商。
TikTok大熱!但同時也在不同的市場面對困難。例如印度與美國已經Ban了TikTok。這兩個市場TikTok都有好多用戶。同時Instagram的Reels與YouTube的Shorts都是見到Short Vertical Videos的潛力應運而生的。
2020社交媒體大事典其實都有「香港篇」,未睇的,可以直接在這裡收看:
最後再看這兩篇大事典,原來這些我年尾覺得重要的大事,在這年來我根本沒有寫太多。是我太懶還是一直寫不中重點呢?願2021與大家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