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萬惡的演算法,MeWe就像清泉?
因為Facebook,我們認識了萬惡的演算法。其實很多App都有其演算法,主要用來將內容按用戶的喜好推薦給用戶。當然因為演算法這樣東西是系統控制,多數人會覺得這是令用戶體驗變差。大概因為這些前設,MeWe以「無演算法、無廣告」來作賣點,就很受人歡迎了。
此YouTube片其實是仔細講述以下內容,但如果你比較喜歡閱讀文字,則可以跳過。
但我覺得現在MeWe沒有演算法的情況底下,大家玩得開心,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我猜是MeWe的用戶、傳媒、Infleuncer以及品牌都尚算少。尤其是品牌,多處觀望態度,好像未太Ready加入MeWe。
在這個沒有演算法的MeWe,朋友Update可以一個不漏,又沒有無謂廣告,於是乎很多人都用得好爽。不過當我們在MeWe「結識」多些朋友,又再Follow多一些專頁,不論是傳統、KOL還是品牌,那我們的MeWe Newsfeed便可能會有太多內容,以至我們不能完全消化。
這就像使用Twitter時,我每次打開Twitter App,都有很多內容等著我去看,但我每次看一會,Retweet了一些、回應了一些,就離開,並不會嚐試去追完所有Post。情況就像每天我只有20分鐘,但Twitter有十萬段Tweet等著我。最終可能我只能看完500段Tweet。餘下的幾萬段Tweet還有不少是朋友的,最終在沒有演算法下,我們也會看不到。
另一個極端的例子就是GAB。最初我也不為意,但原來一旦注冊成為GAB的用戶時,你會自動Follow了好一些「VIP Account」。當你的朋友人數又不多,而且朋友的出Post又少時,每次入GAB就是在沒有演算法的情況下,看這些VIP講著一些跟自己沒有關係的東西。結果試玩了一個星期,我就沒有再開GAB。
在Facebook的世界,演算法管理你閱讀甚麼;但在沒有演算法的世界,有機會是你有限的時間限制了你能讀甚麼。
By the Way,我在MeWe也開了新Page,歡迎追蹤。
若大家希望支持我繼續寫Digital Marketing及Social Media的文章,請訂閱我的Patreon。只需兩杯咖啡的價錢,每星期就有數碼及社交媒體營銷的Update,以及三堂簡單的Digital Class。
相關文章:
2020年社交媒體大事回顧 (香港篇)
Instagram都有得玩Chatbot?
Facebook Group新增Post 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