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估MeWe移民潮對FB Marketing的影響?
最初我並不是思考這個題目,而最後寫出來就是這題目。如果想睇片,可在這裡播放,但如果較喜歡閱讀文字Summary,跳過YouTube片就可以。
本來是朋友因為「香港Facebook用戶人口普查」而問我有沒有方法得知有多少假Account等數據。我是從Facebook的廣告管理員取得人口普查的數據。我以不同的Targeting Criteria得到的Potential Reach記下,然後就不斷重複做,以完成該文章。而當中廣告管理員並沒有「Target假Account」這選項,所以答不到朋友的題目。反而想起,2019年開始,Facebook為每個可Target的帳戶,收窄了定義:
Now we’re only including people in potential reach who were shown an ad on Facebook in the last 30 days
於是我就想,這樣不能知有多少假帳戶,但卻可以用這資訊,讓我們評估MeWe的移民潮為Facebook的廣告商帶來多少影響。
不少品牌在營運Facebook廣告時,可能都有些慣用的Audience。如果我們可以留意這些Audience的變化,便有機會得知這次的移民潮對我們的業務有多少影響。原理是這樣的,只要30日不再用Facebook,就算帳戶依然「健在」,但Audience的Potential Reach就不會再包括這些帳戶。
依這理論,如果你品牌的目標客戶,有很多是堅決放棄Facebook,一直不再登入或打開Facebook / Instagram / Messenger等,有機會他們會從你所設定之Audience的Potential Reach中消失。問題是,現在每個人都實牙實齒的說要離開Facebook;但最後有多少人走的確很難估計。最合理的估計是,大家只是開多一個平台來玩,然後哪邊好玩一點就花多點時間在那裡。
所以如果你先檢視現在你的Audience Potential Reach有多大;再在約45日後檢視並對照一次;然後在5月中Whatsapp新私隱政策落實之後,再對照多次,那你可能就可以知道實際上這次移民潮對你影響有多大。有機會是A品牌的受眾大部份人留在Facebook;而B品牌的受眾就有不少去了MeWe不願再回來。希望這個方法讓大家至少可以做個初步評估。
這文章主要談廣告方面的影響;我在Patreon同時討論了如何評估MeWe移民潮對Organic Post及Offsite Traffic的影響。事實上,只需兩杯咖啡的價錢,每星期就有數碼及社交媒體營銷的Update,以及三堂簡單的Digital Class。請多多支持。
相關文章:
沒有萬惡的演算法,MeWe就像清泉?
2020年社交媒體大事回顧 (香港篇)
極重要!「Is that you in this video」釣魚陷阱專偷你的Facebook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