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體分析:2023年台灣新聞媒體FB表現半年結
為了深入了解台灣社群及媒體,我決定做一份社交媒體分析。於是從Crowdtangle下載了台灣媒體的Facebook專頁表現數據,希望能夠更深入了解他們在社群上的行為。從我之前的傳媒工作經驗中,我已經知道媒體相比品牌更經常在社群上發帖文。而且,我也知道台灣媒體在貼文數量方面比香港媒體更多。但是,這個差距究竟有多大呢?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我嘗試從數據中探討台灣媒體在社群上所做的活動。
在這次調查中,我專注於研究台灣新聞媒體。由於時間和資源的限制,自己無法做一份完整的台灣媒體報告。而且因為我對台灣媒體認識不深,一定有遺漏。這次調查僅涉及15家台灣媒體,而數據範圍在2023年1月至6月之間。
台灣媒體驚人的貼文量
兩星期前,我在Facebook上發表了一張統計圖,顯示在深夜的2點至6點時段內,台灣的媒體仍然在努力不懈地發佈貼文。這段時間的貼文數量佔了整體貼文數量的2.5%,這並不是一個小數字。更令人驚訝的是,這些貼文大多是在深夜的3、4、5點時段發表的。
那麼,整體發佈內容的數量又是怎樣呢?我在這次調查中選擇的15家台灣媒體,平均每天的貼文量都經超過100篇。其中TVBS新聞在過去的半年裡,每天平均發佈的貼文數量高達462篇。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第二位是三立新聞,他們每天的貼文量也有219篇。第三位則是ET Today新聞雲,他們每天發佈的貼文量是157篇。
你可能會問,做一個貼文需要多少時間呢?有人會認為只需幾分鐘,但實際上要每天發超過100個貼文的時間是相當驚人的。假設10分鐘可以完成一個貼文,那麼台灣媒體平均每天的100個貼文就需要1,000分鐘,即16個小時以上。這裡我們只計算了寫文案、製作圖片、發佈的時間,未包括回覆讀者或處理查詢等。
當然,這100個貼文不是由同一位小編完成的,但這也意味著媒體需要在小編團隊上投入相當多的資源。我必須說,台灣媒體能夠在一天內平均發布超過100個貼文,實在是一件非常驚人的事情。
對比香港。發布較多貼文的幾家媒體,每天的數量也只是幾十個。有人可能會說,香港目前沒有太多值得討論的事情,一天幾十篇貼文已經不少了。
那再看國外,例如美國。即使是一些主要的媒體,也不是很多能夠做到每天發布超過100個貼文。從下面的圖表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點。
然而,我選擇了15家台灣媒體,這些媒體都能夠做到平均每天發布超過100個貼文。這無疑是一件非常驚人的事情。
富者越富的粉絲結構
在台灣的媒體在Facebook,粉絲數量呈現出一種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情況。這次分析的媒體,平均粉絲數目為185萬。然而在這15家媒體中,只有5家媒體的粉絲數高於平均值。這種情況反映了一種不均衡的現象,即少數幾家媒體擁有大量的粉絲,而其他媒體的粉絲數目相對較少。
能夠超越平均粉絲數的媒體包括ET TODAY新聞雲、TVBS新聞、東森新聞、三立新聞和中視新聞網。在這些媒體中,ET TODAY新聞雲和東森新聞的粉絲數量遠遠超過其他媒體,拋離第三、第四位。ET TODAY新聞雲和東森新聞的粉絲數都超過了600萬。相比之下,第三、第四位的媒體的粉絲數量分別只有370萬和310萬。這個距離的確非常遠,顯示了ET TODAY新聞雲和東森新聞在社交媒體上的影響力。
過去六個月,這15家媒體的平均粉絲增長達到了53,900人。然而,只有五家媒體的粉絲增長超過了這個平均數,分別是東森、ET TODAY、TVBS、三立和中時。這五家媒體都是台灣市場上擁有最多FB粉絲的媒體。這些擁有多粉絲的媒體在粉絲增長方面也表現出色,而頭四家媒體超過10萬增長。只有中時新聞網未達到,但都有96,000人。相比之下,其他媒體的粉絲增長明顯落後。例如,第五位的中時新聞網的增長數字為96,000,而自由時報的增長數字僅為42,000,比第五位的中時少了一半。這些數據再次突顯了台灣媒體市場中的不均衡現象。
貼文類型分析
根據Facebook演算法,最能帶人流的貼文方式是純文字貼文,並在第一個留言中放上網址。因此,我好想了解純文字貼文(Status Posts)是否佔整體比例最高。除了純文字的貼文,照片貼文(Photo Posts)也被認為是非常受歡迎的。分析了15個台灣媒體的貼文,發現Status Posts和Link Posts這兩類是最多的。Status Posts多當然是大家預期,但Link Posts甚至比Status Posts多就有點Surprise。Video Posts也佔了很大的比例。另一個Surprise就是Photo Posts只佔Link Posts的1/10。
在影片播放次數方面,東森的播放次數是破億的,非常厲害。第二、第三位是TVBS和三立,分別是6700萬和63800萬。中時則為4000多萬。其實,超過平均值2000多萬的還包括了ET Today新聞雲。可以看到,這五大媒體在不同的範疇上排名不同,但常常都是這幾個在這裡占據了一些比較有優勢的位置。
另外,我們嘗試找出不同貼文種類中,哪一個媒體製作得比較多,並看看這些媒體在整體粉絲數的排名。
首先,我們觀察到在這六個月裡,ET Today新聞雲的Status Posts最多,高達二萬多個。而以粉絲數來計算,是排名第一。Photo Posts方面,東森新聞最多,有二千多個,按粉絲數,他們排名第二。至於Link posts和Video posts,做得最多的媒體都是TVBS新聞,他們排名第四。
貼文回應分析
最後觀察每個媒體在Facebook得到的Reactions,包括按讚(Likes)、愛心(Love)、驚訝(Wows)、哈哈(Ha Ha)、悲傷(Sad)、憤怒(Angry)和關心(My Cares)。
如預期的那樣,按讚(Likes)是最常見的反應。整體而言,Likes的數量佔總數的超過80%。接著是哈哈(Ha Ha),佔10%,是第二多。Wows(驚訝)則位居第三,佔4.35%。其餘的反應都只佔1~2%。
然而,各個媒體在不同情況下的反應可能會有所不同。以憤怒(Angry)這一反應為例,它是其中一個最能夠引起情緒共鳴的反應。得到最多憤怒反應的兩家媒體是中視和台視。其中,中視是唯一一家超過3%的憤怒反應的媒體,而台視則有2.71%。至於按讚數量最少的媒體,公視是按讚百分比最少的媒體。不過,它仍然超過七成,達到73.88%。另外,哈哈(Ha Ha)是最主要的反應之一,而得到最高百分比的媒體是聯合報,達到13.43%。在驚訝(Wows)這一類別中,得到最高百分比的媒體同樣是聯合報,達到6.22%。聯合報在不同的反應類別中都有相對較高的百分比。這也是他們在Facebook上獨特的地方。
後話
這個社交媒體分報告兩個很主要的工具是Crowdtangle與ChatGPT。最初我還擔心ChatGPT的表現,因為在未申請到台灣信用卡之前,只能用免費版的ChatGPT,真的有很多低級錯誤。但Plus版又的確厲害很多。
雖然ChatGPT幫了不少忙,但始終組織數據、構想如何分析等,都令我重做又重做。這是首次認真的做台灣媒體分析。我記得我第一次做較完整的香港傳媒在Facebook的表現時,就是加入香港蘋果日報之前。這次不是寄望從這文章得到甚麼機會,只求有這個分析可以吸引各方的朋友來一起討論。
相關文章:
FB推薦貼文如何影響演算法呢?從Meta Widely Viewed Content Report (2022 Q2)找答案
台灣、香港Instagram Reels人口統計,高度集中在20-29歲
臺灣Facebook / Instagram人口統計 (2022年2月)
[社交媒體分析] Meta內部文件:「Reels流量不到TikTok 1/10,IG挑戰TikTok失敗」,同意結論,但有邏輯謬誤